欢迎光临KOTOO财情




“饮食冲动”疯狂想吃某种食物是怎么一回事?

2025-04-07 336

你有没有特别想吃咸酥鸡、巧克力或某样食物的时候呢?你知道这种疯狂想吃某种食物的渴望是怎么来的吗?

一定得吃到特定食物才罢休

当我们肚子饿,眼前任何食物都想吞下肚,但“饮食冲动”(food craving)不太一样,这种突然很想吃某种食物的冲动必须一定得吃到那种食物才能获得满足。通常,这种食物都是高卡路里的食物,吃下肚不免造成体重和身体质量指数(BMI)增加。

因为缺乏特定营养?

许多人认为,“饮食冲动”出现代表身体暗示我们缺乏某种特定营养,对怀孕妇女来说,“饮食冲动”可能暗示胎儿需要什么营养,但这种认知真的对吗?

▲ 你在看电视或电影时,会想来一盆爆米花吗?(Source:Unsplash)

“饮食冲动”原因百百种

不少有关“饮食冲动”的研究发现,造成“饮食冲动”的原因有很多种,反而跟是否缺乏某种特定营养没那么相关,且这些原因大部分与心理因素有关。

就像巴夫洛夫的狗

首先,俄国科学家巴夫洛夫(Ivan Pavlov)对狗的古典制约研究可拿来解释“饮食冲动”。他在固定时间利用特定刺激,让被制约的狗狗一听到摇铃就以为有食物,进而分泌更多口水。

看电视就想吃爆米花

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潘尼顿生物医学研究中心(Pennington Biomedical Research Center)临床营养和新陈代谢助理教授阿波尔赞(John Apolzan)说:“如果每次看喜爱的电视节目时,你都会吃爆米花,未来当你又在看电视,对爆米花的渴望就会增加。”

到下午就想喝下午茶

另一个例子是用时间制约。美国罗格斯大学成瘾与决策神经科学实验室主任柯诺娃(Anna Konova)举例,如果每天下午都会喝下午茶,那么到了下午时无论身在何方,都会产生想喝下午茶的“饮食冲动”,这是因为“饮食冲动”受到时间的外在提醒,而非真的是身体需要营养。

▲ 每逢夏天,大吃冰淇淋是不少人的消暑良方,然而过与不及都不好,刻意压抑想吃冰淇淋的欲望,反而会增加“饮食冲动”的可能。(Source:达志影像)

故意不吃反而更想吃

另一份研究提到,“饮食冲动”出现可能是因为对食物的渴望和想要控制食物摄取之间的欲望在拉锯。这份研究提到,某些女性最后可能会用不吃某样很渴望的食物来应付,然而这样反而增加产生“饮食冲动”的机会,毕竟反而更容易注意到环境出现的暗示。

吃下去让人觉得罪恶

研究人员表示,这样会出问题,因为这种“饮食冲动”背后是负面情绪。

“如果某人顺从渴望吃了想吃的食物,且这个人是靠限制自己吃某些食物来减重,他会觉得打破了饮食规则,开始觉得自己不够好。”

“我们从研究和临床观察发现,负面情绪会让人吃更多,且对某些人来说,会演变成暴饮暴食。这样的模式和生物对食物的需求或所谓生理饥饿没什么太大关系,反而和人们自己定下的饮食规则,以及违反规则后会有什么后果有关。”

▲ 西方国家逢生理期的女性会摄取巧克力,并把这件事当成“生理期限定”的小小放纵。(Source:pixabay)

文化、广告跟你说要吃

第三个造成“饮食冲动”的原因,则和文化建构息息相关,拿巧克力的例子来解释再清楚不过。

巧克力提供什么营养?

在西方国家,巧克力是许多人“饮食冲动”排行榜第一名,然而这冲动与人体缺乏巧克力可提供的营养没那么有关,虽然有人会说巧克力富含苯乙胺(Phenethylamine),这种物质可让大脑释放让人开心的多巴胺(dopamine)和血清素(serotonin)。但其他人没那么渴望的食品也含有大量苯乙胺,像乳制品就是。

生理期来就是要吃

因此,人们之所以会有突然想吃巧克力的“饮食冲动”,和文化建构比较有关系。举例来说,当西方女性逢生理期时,可能会吃下大量巧克力,因为这个时候觉得吃点“禁忌”食物在文化上是可接受的,因西方文化认为美丽女性的身材纤细匀称,因此当女性想大吃高热量巧克力时,最好有个好理由让罪恶感没那么重。

如果你在美国以外的地方

过去有一份研究发现,在美国以外国家出生的女性,不太会将巧克力和生理期连结,对巧克力的饮食冲动也没那么高。

日本女性想吃寿司

澳洲西雪梨大学医学院侯文森(Vincent Ho)医师就指出,巧克力是北美国家触发“饮食冲动”的第一名,但对埃及民众来说,只有 1% 男性、6% 女性有类似冲动。在日本女性,常见的是想吃寿司和米饭的“饮食冲动”。

▲ 其实,乳制品也和巧克力一样含有大量苯乙胺,然而人们比较容易对巧克力产生“饮食冲动”。(Source:达志影像)

肠道微生物在操弄

再来,造成某人产生“饮食冲动”的原因,可能和人体微生物有关。

过去有证据显示,人体肠道有上兆细菌,这些细菌会操控人们的“饮食冲动”,让人突然很想吃某种其实身体根本不需要的食物,这是因为这些微生物为自己着想。

懂得让人优先喂它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心理学系助理教授阿克媞皮斯(Athena Aktipis)说:“那些最知道怎么存活的肠道微生物才比较有可能代代相传,它们有演化优势,更知道怎么影响我们,让我们优先喂养它们。”

操控人们的心情

要是我们没有补充足够的特定营养素,这些肠道微生物可从肠道透过迷走神经传讯到大脑,让我们感到心情不佳;或是我们摄取肠道微生物想要的营养时,靠着释放诸如多巴胺和血清素等神经传递物,让我们感到心情愉快。

▲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曾到福岛县相马市大吃当地特产鱼,这一幕也被镜头捕捉下来。(Source:达志影像)

改变人类味觉受体

不只如此,这些肠道微生物或许也可以改变我们的味觉受体,让我们得吃下更多特定食物才能获得和过去相同的甜味。阿克媞皮斯助理教授表示,目前还没有观察到上述现象,但基于科学家对微生物行为的了解,这样的推测其来有自。

不一定对人体好

无论如何,阿克媞皮斯助理教授提醒,这些肠道微生物要人们吃下的东西不一定对人体好,毕竟这些细菌如果失控会造成疾病和死亡。

“有一种观念认为,人体微生物群是我们的一部分,但假使得了会让你生病的传染病,你会说这种微生物侵入你的身体,而不会认为它们是你的一部分。”

“你可能会被受损的微生物群劫持。”

吃得健康,“饮食冲动”也健康

不过,阿克媞皮斯助理教授提到,如果饮食充满许多复合式碳水化合物和纤维,那么会培养出较多元的微生物群,较健康的饮食带来较健康的微生物群,有可能让你的“饮食冲动”变成突然渴望想吃某种健康的食物。

▲ 纽约举办的新娘大胃王比赛,参赛者使劲将结婚蛋糕往嘴巴塞。(Source:达志影像)

如何摆脱“饮食冲动”?

看完上述造成“饮食冲动”的原因,我们要怎样才能摆脱这种突然疯狂想吃某种食物的渴望呢?

减少摄取垃圾食物的频率

或许,遵循健康的饮食是能“赶走”不健康“饮食冲动”最棒的办法。澳洲西雪梨大学医学院侯文森医师表示:“如果你减少摄取通常会产生‘饮食冲动’的食物频率,你就会减少对这类食物的‘饮食冲动’。”

“如果你把每周吃一次巧克力改成一个月吃两次,这会减少你对巧克力的‘饮食冲动’。”

用正念断开连结

再来,侯文森医师建议利用正念(mindfulness)觉察对某种食物的“饮食冲动”只是一种想法,而非真的需要该食物,借此断开大脑和“饮食冲动”的连结。

“一份研究发现,采用正念思考的人比采用认知行为疗法技术者,在远离巧克力的可能性多了 3 倍,认知行为疗法技术包含挑战不正确的想法,并用更正确的想法代替。”

创造和健康食物的连结

第三,侯文森医师建议受“饮食冲动”所苦的人可创造和健康食物之间正面、开心的连结,借此让自己未来的“饮食冲动”都是渴求健康的食物。举例来说,在开心的家庭聚餐吃点美味的烤蔬菜,或是和朋友吃饭时选择鹰嘴豆泥和蔬菜棒。

▲ 2014 年,葡萄牙时装周后台,一名模特儿在走秀前大吃苹果。(Source:达志影像)

多吃天然无加工食物

与此同时,澳洲自然疗法专家史翠德(Andrea Strand)表示,吃下大量来自大自然的非加工新鲜食物可让人的身体充满营养,也比较不会出现负面的“饮食冲动”。

史翠德说:“在牛肉、家禽、全麦和蔬菜里可找到铬,在菠菜、藜麦、杏仁、腰果和黑巧克力里可找到镁,这两者对糖类摄取来说都是必须的。”

“所以如果你吃下大量上述食物,或许就不会产生对甜食的‘饮食冲动’了。”

  • Are food cravings the body’s way of telling us that we are lacking certain nutrients?
  • Why you shouldn’t trust your food cravings?
  • Your food cravings probably aren’t a sign of a hidden nutrient deficiency

(本文由 地球图辑队 授权转载;首图来源:pixabay)

2019-06-08 23:51:00

标签:   资讯头条 kotoo科技资讯 kotoo科技 kotoo科技资讯头条 科技资讯头条 KOTOO商业产经 新闻网 科技新闻网 科技新闻 Kotoo科技新闻网 Kotoo科技新闻网 科技新闻 科技新闻网 新闻网 KOTOO商业产经 科技资讯头条 kotoo科技资讯头条 kotoo科技 kotoo科技资讯 资讯头条 Kotoo Kotoo科技新闻网 科技新闻 科技新闻网 新闻网 科技资讯头条 kotoo科技资讯头条 kotoo科技 kotoo科技资讯 资讯头条
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