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上已有现金新台币逾 1 兆元,还须卖祖产吗?阿里巴巴就是如此。这家中国电商龙头将赴香港二度上市,坐拥巨资却还卖股筹钱,这不只是外在环境使然,更是市场竞争的结果。
对外多备胎,对内讨好北京 对己筹资购并,增加竞争力
此次阿里巴巴赴港上市,筹资超过 100 亿美元,将超越优步(Uber)成为 2019 年以来全球最大上市案。然而 5 年前阿里在纽约上市,当时已筹资 250 亿美元,如今资产丰厚,为何又要去香港二次上市?
首要原因是大环境。贸易战未歇,中国科技公司不断遭美国打压,最近一例是抖音(TikTok)。原本它打算赴美上市,但日前美国对该公司展开国安调查。《金融时报》称,抖音将在 2020 年第一季改赴香港上市。
阿里身为中国市值最高公司,也难保不会被盯上。事实上在美国国务院官方网站,点名 5 家中国科技公司“以科技为党国体制服务”,阿里就是其中之一。这 5 家公司里,华为、中兴通讯已先后被白宫制裁。
在这种情势下,阿里不可能不未雨绸缪。未来若遭制裁无法在纽约上市,在香港上市的备胎就能派上用场。
另一政治因素是对北京交心。阿里营收与客户绝大部分都在中国,这次赴港二次上市,彭博新闻网(Bloomberg)分析,阿里此举是“向北京展示忠诚”。
但要向北京交心,大可直接在 A 股上市,何必绕一圈去香港?这是因为陆股无法吸纳阿里如此庞然大物。
阿里赴港上市筹资规模超过 100 亿美元,这是上海证交所今年 1 到 9 月 IPO 总金额的逾 1.3 倍。若阿里赴陆股上市,筹资金额势必下修,只有赴港上市才能完整发挥阿里的吸金潜力。
除了地点,阿里赴港上市的时机,也是经过慎选。香港《信报》分析,阿里选在 11 月至 12 月间上市,就是要避开券商年度与季度结算时间,让他们有资金能买阿里股票。尤其在“双十一”后,阿里巴巴业绩再创新高,此时赴港上市,更能凸显它在港股鹤立鸡群。
除了大环境因素,阿里这次上市,也是市场竞争的结果。在美股那斯达克,科技龙头多如过江之鲫,阿里只是其中之一。港股大多以金融、地产为主,科技大咖极其稀有。阿里赴港上市,将从“其中之一”变为“唯一”,带来的边际效益远大于在美股上市。
此外,美股如今已处于历史高点,今年以来阿里股价更上涨逾 3 成,远胜美股大盘标普五百指数(S&P 500),未来它在美股上涨空间相对有限。港股目前处于历史低档,未来阿里若在港上市,股价仍有成长空间。
更重要的是,上市有助提升阿里竞争力。2019 年 9 月底,阿里的自由现金流 305 亿人民币(约新台币 1,300 亿元),资产负债表上的约当现金更超过 2,300 亿人民币(约新台币 1 兆元)。乍看此数字惊人,但其实它的银弹并不如想像中宽裕。
这是因为近来拼多多、美团等对手,不断在电商、外卖等领域挑战阿里。面对竞争,阿里也开始撒钱收购:从 20 亿美元收购网易平台考拉、7 亿美元参与网易云音乐融资、33 亿美元增持菜鸟网络股权。这些交易动辄以亿美元起跳,再加上资本支出,阿里的现金需求并不小。
这次赴港,阿里可筹资逾 100 亿美元,相当于 7 个月自由现金流。这对它未来收购、研发都大有助益,这是阿里赴港卖股的最直接好处。
港交所因 3 大利益 不再求稳、改规则来迎接它
对港交所来说,阿里上市不只一圆它 5 年前错过的遗憾,更有 3 大利益,一是让港交所跃居 2019 年全球集资冠军;二是吸引更多资金流入港股;三是带动更多独角兽赴港上市。这也带来一个问题:股市究竟要稳健,还是要机会?
港交所过去求稳,5 年前不肯接受“同股不同权”,以致错失阿里。之后它修改规则,甚至不惜屈居第二上市地,让新公司更易上市。近年来不少新创赴港挂牌,当中不乏垃圾,但只要有一个像阿里、腾讯那样的黄金,就足以弥补。
港交所的转变,对台湾亦有意义。今年前 7 个月,台股 IPO 家数比去年同期大减 4 成,这和当局对上市者从严把关有关,金管会就主张资本市场应“质量并重”。此举好处是保障品质,代价是错过可能大红的新公司。
选择没有对错,只有不同代价要付。港交所负担不起错失阿里的代价,从求稳健转变为求机会。对“重质不重量”的台股来说,在资本市场全球竞争的时代,我们是否仍愿付出错失明日之星的代价?这是阿里二度上市带给台湾的省思。
(作者:杨少强;本文由《商业周刊》授权转载;首图来源:阿里巴巴)
延伸阅读:
- 阿里巴巴港股 IPO 获超购逾 40 倍,估募资逾千亿港元
- 阿里巴巴新股受关注,最多募集 138 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