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KOTOO财情




耗资 1,790 亿!富士软片正式宣布收购日立,两家心思各有不同

2024-11-26 247


去年 12 月开始,富士收购日立医学影像设备业务的消息就不断出现,原因有两个:第一个金额庞大;第二个,收购方与被收购方都是日本医疗业的巨头,自带话题。

2 月 18 日,富士软片集团正式发公告,宣布近日完成收购事宜。公告显示,收购程序将于 2021 年 3 月 31 日完成,收购价格预计约 1,790 亿日元,约新台币 467.299 亿元。

收购完成后,将是医学影像业 2021 年首次重大事件。

根据协议,日立将率先成立新公司“富士软片医疗”,并继承相关业务,随后富士软片从此公司收购所有股份。收购完成后,富士软片自动影像处理和人工智能技术将应用于日立所有产品线,并拓展医疗系统业务。

对日立来说,“甩卖”医学影像设备业务是无奈之举,而对富士软片来说,是打好智慧时代之战的重要一步。

日立为何要卖影像诊断?

日本的大型医疗器械企业大体分为两类:

一是大型医疗设备综合工业巨头:如 Olympus 医疗、Canon 医疗、富士软片、岛津制作所等,相当于全球医疗器械巨头的通用电气医疗、飞利浦医疗、西门子医疗、娇生等。另一类专注于医疗器械,如泰尔茂、希森美康、日本光电等,类似美敦力、史赛克、BD。

据公开资料显示,日立成立时间早于富士软片。

1910 年,日立在日本一家矿山机械修理厂成立,经过 100 年多发展,涉及医疗健康、电力、能源等多个领域。日立旗下影像诊断业务涵盖全球,提供 CT、MRI、X 光摄影系统和超音波诊断设备等产品。

2011 年,日立集团还曾巨资收购超音波器械企业阿洛卡株式会社,后者是世界最大专业超音波厂商之一,有超过 50 年历史,收购时固有资本就高达 646.5 亿日圆。

据 Evaluate 统计,截至 2018 年,影像诊断设备市场日立占 2.9%,全球医疗影像企业排名第七,超过日本所有同类型企业。

据这份市场占比推算,合并后富士软片市比将与日本领先的 Canon 医疗不相伯仲。而在日立擅长的超音波设备方面,更占全球市场 9%,仅次西门子、GE、飞利普三大巨头。

高阶医疗影像设备专利,日立也有大量积累,全球所有企业排名第五,前四名分别是东芝、通用电气、西门子和飞利浦。

但这些恢弘的市场背景,并不能为日立构建护城河。毕竟时代变化太快。

20 世纪初开始,随着早期日本制造业逐渐转移,日立强制造能力也逐渐发生改变,旗下火电设备部门、电子设备、数位媒体和家电等多个部门都开始出现业绩下滑,盈利状况也开始忽好忽坏。

更危险的情况出现在 2008 年,金融危机侵袭过后,日立创出当时日本制造业历史的新高,达 7,873 亿日圆(约台币 2,053.38 亿元)最终亏损。

甚至有人开始把日立品牌形象的日立树,解读为巨大的树荫下潜藏着大量非营利业务(过去认为日立像大树有广阔的事业群)。

从 2009 年开始,日立逐渐开始大刀阔斧改革,剥离非核心产业。

日立原社长东原敏昭曾提出:“未来不需要没有盈利能力的旗下企业,几年内把国内外约 900 家集团公司整合至 500 家左右。”

2011 年,日立将硬盘业务以 43 亿美元出售给威腾电子(Western Digital Corporation,WD);2014 年,日立又将利润可观的海外空调业务卖给美国江森自控。此后,日立又将电动工具子公司日立工机和负责半导体制造设备业务的日立国际电气,卖给老牌杠杆收购天王 KKR。

经过一系列整合后,日立上市子公司数量也从最高峰的 22 家跌至仅 2 家。

但业务瘦身并没有拯救下滑的日立,据 2018 年财报显示,盈利合并净利润进一步下滑,同比减少 50%,降至 1,800 亿日圆(约台币 469.463 亿元)。之后日立又爆出卖掉核心子公司的日立金属,与此次出售的影像诊断业务相比,日立金属规模大多了,市值达 7,000 亿日圆(约台币 1,825.69 亿元)。

在改革自救的大背景下,影像诊断业务也逐渐成为日立瘦身战略的牺牲品。

2019 年中旬,日立正式透露,将出售日立医疗所旗下 MRI 和电脑断层扫描设备,以及强项的超音波等诊断设备业务。

日立品牌发言人曾表示:“随着人口持续老龄化,预计日立医学成像业务还将稳定增长。但这条业务线未来需要更大规模的扩张,为此必然面临全球对抗和并购。”

急需拓张的富士医学影像业务

与日立窘境相比,富士软片收购的意图更明显。身为背负日本照相软片国产化使命的企业,富士软片从创立之初就扎根影像业。软片时代,甚至可和柯达并驾齐驱。

▲ 富士软片的旧商标。(Source:Sashimi02224, CC BY-SA 4.0, via Wikimedia Commons)

在医学影像领域,早在 1936 年,富士软片就布局推出第一款医学 X 光软片,1983 年又研制世界第一台电脑放射成像诊断系统(FCR)。此后相继研发出医用影像管理系统(PACS)、内视镜、超音波诊断等产品。2015 年,富士软片医疗业务销售额约 4,200 亿日圆。

虽然起家很早,但软片市场曾经的高利润,过去富士软片并没有把重点放在医疗领域。15 年前,富士软片一半业务还是影像事业(民用软片 19%、数码相机 7% 及其他 28%),公司利润三分之二也来自此业务。

但随着数位时代冲击,软片销量一落千丈,十年内下滑 90%,富士软片的核心业务也迅速陷入亏损。原富士软片副总裁青木良和曾这样比喻:“当时富士就像车厂,而世界不再需要汽车了。”

此后,富士软片把转型和改革列为重心,由富士软片社长古森重隆带头制定计划,将所有研发和资本资源投入医疗健康、高性能材料、印艺系统、数位影像、光学元器件,以及文件处理六大业务板块。

这些业务板块,富士软片最看重的便是医疗,2006~2012 年间进行的 13 起并购案,一半以上都集中医疗健康领域。2008 年富士软片公开表示:“根据中期经营计划,医疗系统事业已成为富士软片集团核心事业之一,2013 年将占集团总业务 18%。 ”

富士在医学影像领域的布局,主要是储存和流通。

富士软片首先研发基于 Web 环境的 PACS 产品──SYNAPSE 睿观,为医疗 IT 解决方案,允许用户综合管理医疗诊断影像、在医疗机构间共享,还可处理特定诊断应用。之后富士软片还以 SYNAPSE 为基础,先后开发出云端服务、VNA、RIS、3D 处理等更多服务优化工作流程、精简影像检查和影像渲染的解决方案。

富士软片也开始拓展 X 光诊断系统、内视镜等其他领域,2013 年正式推出首个 X 光影像诊断设备 CALNEO。一系列布局后,富士医疗市场逐渐拓宽。截至 2018 年,富士软片在影像设备市场达 5.5% 占比,排名世界第五。

2019 年财报,富士医疗影像系统和高性能材料销售收入更达 93.96 亿美元,占总营收 43%,是传统影像事业营收 3 倍。医疗市场转型成功,也逐渐让富士软片做更大的医疗梦想。2019 年,富士软片提出,未来几年内将医疗部门销售额增加一倍。

如何让老树开花?就是富士软片收购日立医学影像业务的理由。

富士软片最大短处就是器械领域,特别是以 CT、MR、超音波为主的主流医学成像设备,长期空白。

早在 2016 年,东芝医疗业务变故时,富士就曾提巨资收购东芝医疗器械子公司,但被日本竞争对手 Canon 抢先,后者以 6,655 亿日圆(约台币 1,735.71 亿元)收购。

此次日立出售医疗成像业务,显然是富士继续拓展影像事业的关键步。

收购完成后,对富士软片的最终价值

富士收购日立,是日本医学影像产业老二和老三的整合,甚至更多专家和媒体解读此举是富士计划与 Canon、西门子、GE 与飞利浦竞争的征兆。但整个医疗器械产业早度过靠兼并就能咸鱼翻身的时代。经过多年沉淀,三大巨头早已牢牢占据最大市场占比。

据统计数据来看,日立和富士为医疗影像业的第二梯队,即使合并后总加市占也才 8.4%,还没超过排名第四的 Canon。

关于此次收购后怎么拓展市场,或许可从富士公告找到端倪。

2 月 18 日,富士表示:“两家企业合并后,会将各自影像处理和人工智能软件和日立超音波、MRI 结合,打包贩售给医疗机构。 ”

近年随着 AI 技术应用深入,所有医学影像企业,富士软片数字化转型尤其积极。富士软片 AI 之路始于 2016 年,并在 2017 的 RSNA 展会正式宣布人工智能计划。美国首席首席执行官 Johann Fernando 表示,“富士的技术是随着医疗保健业不断变化的需求而发展。医疗业下一个​​里程碑将是人工智能技术。”

从 2018 年开始,富士就与京都大学合作研发 AI 技术,将 AI 技术应用于京都大学病例数据,分类量化病变。在此基础上,相继开发肺炎和肺部疾病辨识模型。

同年 11 月,首届国际进口博览会,富士还推出医疗人工智能子品牌 REiLI(REiLI 日语为足智多谋之意),展开更大范围的人工智能与影像处理技术结合,以及技术研究。

在这些布局下,富士软片还藏着更大的 AI 梦想。

2020 年,富士宣布“富士软片集团 AI 基本方针”,将 AI 列为自身业务再次转型的技术核心,针对各类医疗器械开发和提供诊断辅助 AI、流程辅助 AI。和 AI 结合最紧密的部分,日立影像诊断业务正好能为转型提供影像重建和采集、人才培养,以及业务落实等各环节支援。

结语

富士软片集团社长古森重隆曾表示:“我们将现在的时期定义为‘第二次创业’。”

医疗器械这相对稳定的传统行业,近年也在发生激烈变革。从 Canon 收购东芝、西门子收购瓦里安,到如今富士收购日立,医学影像设备业出现多轮洗牌。

据 EvaluateMedTech 预计,2020~2024 年 5 年里,全球医学影像设备市场规模将从 395 亿美元增长至 510 亿美元,到 2025 年或将达 529 亿美元。

全球市场进一步扩大,竞争加剧的大趋势下,越来越多不适应时代或转型稍慢的老牌企业,会渐渐退出舞台,更多后来者将接替上位。

(本文由 雷锋网 授权转载;首图来源:shutterstock)

2021-03-03 21:59:00

标签:   资讯头条 kotoo科技资讯 kotoo科技 kotoo科技资讯头条 科技资讯头条 KOTOO商业产经 新闻网 科技新闻网 科技新闻 Kotoo科技新闻网 Kotoo Kotoo科技新闻网 科技新闻 科技新闻网 新闻网 KOTOO商业产经 科技资讯头条 kotoo科技资讯头条 kotoo科技 资讯头条 Kotoo Kotoo科技新闻网 科技新闻 科技新闻网 新闻网 科技资讯头条 kotoo科技资讯头条 kotoo科技 kotoo科技资讯 资讯头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