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KOTOO财情




MIT 立方卫星升空,太空商机为何仍难以落地?

2025-01-24 218


台湾自制卫星“玉山”“飞鼠”,1 月底在美升空,让台湾跻身“立方卫星”俱乐部,也勾画出太空商机。但连 SpaceX 创办人马斯克也坦言,卫星业务还深陷烧钱困境,产业还必须克服哪些挑战?

1 月 24 日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尔角空军基地天气晴朗,倒数计时器一归零,搭载着台湾自制立方卫星“玉山”“飞鼠”的美国 SpaceX 公司猎鹰火箭,轰然一声飞起,宣告台湾 2021 年跻身立方卫星俱乐部。

立方卫星是什么?比起又大、又贵、又重的传统卫星,立方卫星以 10×10×11.35cm 为单位的倍数组成。因轻巧便宜的特色,得以快速部署、以量取胜,打开应用大门,让素来在太空缺乏存在感的台湾,逮到切入应用的机会。

本次升空的“玉山”与“飞鼠”,重量分别为 1.6 公斤、4.4 公斤,尽管目前仍属科研用途,但已让商机隐然浮现。

玉山卫星制作团队之一的“腾晖电信科技”,首席执行官戴腾潆表示,玉山卫星能追踪船只动向与资料。而以此概念发想,只要利用广布于地球上空的立方卫星,运输公司即便在地面电信基地台覆盖范围之外,仍然可以即时监控船队动向。

戴腾潆补充,立方卫星更可望实现“太空物联网”应用与商机。

由于立方卫星成本低,组成“星群”不是梦,只要立方卫星能彼此串联,甚至与传统卫星串联,就能大大降低卫星通讯、监测成本,因此目前自己正积极布局卫星通讯模组。

同期飞上天的飞鼠卫星,则是执行观测任务。

负责飞鼠卫星团队的中央大学太空系教授张起维表示,飞鼠卫星能搜集过往难以取得的“电离层”(大气层最上层)观测资讯,借此有望开发出改善卫星通讯品质、GPS 精度的技术。

“立方卫星能成为强大资讯搜集工具,成为商业模式的一环。”张起维举例,美国图资公司 Planet Labs 便仰赖立方卫星成本优势发射超过 300 颗,即时监控全球地表,开发出农业、保险、科研、图资、海事等解决方案。

▲ 立方卫星成长趋势。

自行研制,吃苦当吃补

为了实现台湾的卫星梦,这两颗好不容易完成的立方卫星,每个环节都是经过无比艰难。

从产业环境来看,太空中心为了培养本土供应链与人才,刻意扶持台湾厂商设计、研制元件与模组,非必要则不外购,因此玉山、飞鼠八成零件为台湾自产。

这也让参与计划的大学端、业界训练实战人才,甚至,不少供应商产品若被认证“能飞”,身价也将水涨船高,产品能喊到 10 倍甚至 100 倍价码。

为此,两个团队付出超乎常人努力,及超乎自身能力的研发经费。

戴腾潆三年取得台币 100 多万元经费研制玉山卫星,到最后还倒贴了将近 300 万元。因此,戴腾潆研制过程中只好接案填补立方卫星钱坑,更要扛住公司营运压力,以及来自家族的不谅解。

他慨叹,卫星运作环境要求严苛,需反复修改、测试,让他常常不眠不休连续工作两天半,真的撑不下去,再睡半天。而这三年来,他的一头黑发,竟已白了大半。

另一颗飞鼠卫星,过程中曾遭遇卫星无线电自毁、元件被海关扣留等疑难杂症,再加上时程压力,让张起维紧张到时时半夜惊醒。

据了解,中央大学约获经费 900 万元,最后是在各方协助下,再倒贴约 1,800 万元,才终将卫星送上太空。

▲“飞鼠号”立方卫星,由中央大学太空系赵吉光主任(左)、张起维教授(中)、刘正彦教授(右)带领的团队一手设计、整合、操控。(Source:中央大学)

美梦当前,还要跨越难关

今年 2 月 9 日,SpaceX 创办人马斯克(Elon Musk)在 Twitter 直言,公司旗下卫星服务 Starlink,必须撑过烧钱困境,才敢放手 IPO。而史上提供卫星网络服务的公司,至今皆未有明显成功案例。看来,这个产业要真正起飞,挑战仍不少。

张起维指出,台湾已有制作、控制卫星的技术,但产业未成气候,而业界也不习惯于这些无法立即变现的长期投资,因此,只能期待-力量支持,或是有马斯克一类的科技狂人投入。

不过,拉回台湾的现实,以目前-提供的经费水准来看,若无一腔热血的学校与业者,自愿掏出数倍于计划经费的钱,恐怕今日立方卫星里程碑只剩梦幻泡影。

苦撑三年的戴腾潆,也只盼-往后能持续强力主导发展太空产业,勿重蹈“经国号”战机人才断层、外流的覆辙。

太空中心前主任林俊良指出,症结在于政院“太空发展法”草案。本法让-得以提供税赋减免与奖励,来拉动民间一起投资、参与太空事业,但目前立院尚未通过。

“否则只靠太空中心来做,量体太小了。”林俊良观察,如此规模下更难吸引其他业者投入,目前台湾电子厂对立方卫星“还在观望”,就是因为量体规模不足。

有限资源下,太空中心仍努力不懈,对内与厂商合作,交流经验、提供技术服务,对外则打造外商一站式采购服务,以打开销路。

欣慰的是,小规模的太空供应链已应运而生。戴腾潆表示,尽管卫星计划不大,但已有少数实力派创投家,愿意长线投资相关产业,让他觉得“还是有希望!”这也是他未来愿意持续布局太空物联网商机的原因。

(本文由 远见杂志 授权转载;首图来源:SpaceX)

2021-03-13 17:00:00

标签:   资讯头条 kotoo科技资讯 kotoo科技 kotoo科技资讯头条 科技资讯头条 KOTOO商业产经 新闻网 科技新闻网 科技新闻 Kotoo科技新闻网 Kotoo Kotoo科技新闻网 科技新闻 新闻网 KOTOO商业产经 科技资讯头条 kotoo科技资讯头条 kotoo科技 kotoo科技资讯 资讯头条 Kotoo Kotoo科技新闻网 科技新闻网 新闻网 KOTOO商业产经 科技资讯头条 kotoo科技资讯头条 kotoo科技 kotoo科技资讯 资讯头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