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向对市场发言保守的大立光董事长林恩平(见首图),市场高度期待下,日前在股东会宣布,将成立新公司──大根工业(名字暂定)跨足车用领域的产品开发,这动作视为经营策略大转弯,也为业界投下震撼弹。
重返车用市场,发现客户大幅成长
大立光曾跨足车用镜头市场达13年,还打入特斯拉等车厂的供应链,但两年前却无预警宣布车用镜头市场喊卡,当时引起市场高度关注。
“我觉得大立光想退出车用,因为毛利太低,再加上大立光很多玻璃还要外购,没有成本优势。”一位光学镜头高层点出大立光原先之所以淡出车用镜头市场的关键,在于当时汽车大多用混合式镜头,也就是玻璃片搭配塑胶镜片,无论材料配比如何,但至少最外面那片都要用玻璃,因为要防水、防刮等。虽然很多复合式的塑胶材质,如日本塑胶都可耐95°C高温,大立光的强项在此处发挥也有限。
相较深耕车用镜头市场长达37年的舜宇光学,已达规模经济才有机会获利;后起之秀的大立光旗下的车用镜头占营收恐怕还不到1%,谈获利更言之过早。当时更让大立光却步的是,相较于高阶手机镜头毛利率动辄逾60%,车用镜头毛利率既没办法企及,量也不够大。
然而汽车市场本身的转变,让大立光首席执行官林恩平改变心意。“主要是原有客户成长‘超乎预期’,原本我们就是供应商,就持续做下去,客户认为大家都配合得很好,未来量也会放大。”林恩平透露成立新公司的理由是,原本的两大车用镜头客户对前景看好,虽然客户预期增加多少不方便说,但已确定客户要推出新的产品规格。
打入电动车大厂特斯拉供应链的另一家光学镜头同业也证实,“半年后供货(给特斯拉的镜头量)会增加一倍”。
更何况,“现在车用镜头早就用塑胶镜头了,因为精准度一定是塑胶最精准”,一位光学镜头产业高层不讳言,现今车用镜头最多就是采6片玻璃(6P),而且是定焦,哪里有精准度可言?而且车用镜头还有“温飘”的问题,在测试时耐温要高达80°C~95°C,或者-30°C以下。
更重要的是,汽车品牌大厂高度重视驾驶过程的安全性,因此相较于容易导致影像扭曲失真的球面镜片,更倾向于采用改善这些弊病、让驾驶者视野更清晰的非球面镜片。如今,无论非球面的塑胶或玻璃镜片,良率靠的都是模具的精准度,因此大多数镜头厂商都是采用自家的Know-how(专业知识)开发模具,而且下足很大的工夫,大立光更是佼佼者。
台新投顾电子组经理张益坚指出,大型企业要另外成立新公司有两种可能,第一种是损益会比较明确,管理者比较容易追踪绩效;再来就是长期看好,觉得这个事业有独当一面的可能性,尤其是可以独立成为挂牌公司。
车用、手机应用悬殊,如何打造另一只脚?
国泰证期顾问处经理蔡明翰则分析,手机镜头是多量少样,与车用镜头少量多样的特性不同,因此大立光成立新公司,可以让团队更集中资源与专注开发车用镜头。林恩平自己解读则是:“避免资源竞争”。
除了要成立新公司专注研发,林恩平也松口:“模造玻璃的确是车用镜头的合理方案,未来我们也会好好来做这一块。”这与过去大立光长期深耕塑胶镜头的策略有极大的不同,也看得出来,林恩平对车用市场寄予极高期望。
目前车用镜头占大立光营收与获利贡献比重仍相当低,短期新公司对母公司的营收与获利影响不大;但长期这家新公司能否在传统封闭的汽车产业供应链中取得一席之地,成为大立光光学产业龙头地位的另一支柱,才是各界期待的指标。
(本文由 财讯 授权转载;首图来源:科技新报)
延伸阅读:
- 3 大逆风当前,股王掌门人林恩平 4 密谋救霸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