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KOTOO财情




芯片商大老都忘记周期这回事了吗?

2024-11-26 219


芯片是周期性行业,但从业者似乎打算“忘掉”这常识。

周期有两个意思,一是芯片供需起伏有明显周期,导致价格呈现明显周期变化;二是芯片生产从建厂到流片需长时间。这些都是芯片业的“祖传经验”,但芯片荒让许多从业者开始做“违背祖训”的事。

中国券商报告和投资人一直强调“摩尔定律放缓,国产取代热潮势头正劲,全球缺芯片潮远未结束,芯片投资仍大有可为”论点;从掌握先进制程能力的台积电、三星、英特尔,到成熟制程的格罗方得、联电、中芯国际都在扩建扩产。

要是忘记周期这件事,直接看数据,似乎也支持这些判断。WSTS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协会表示全球半导体市场销售额今年有25.1%显著增长,增至5,508.76亿美元;2022年增长10.1%达6,064.82亿美元。今年亚太地区半导体市场销售额预计增长更达27.2%。

然而摩根士丹利的半导体周期预估,以DRAM价格为例,市场通常会经历4~8季下行,然后再经历4~9个上行,DRAM价格随时间呈现明显周期性。近日摩根士丹利还表示:“芯片短缺后大量需求开始回调,供应正赶上需求,价格趋势可能从明年扭转向下,尤其DRAM。”

但这观点很快淹没在“一片大涨”热潮下。同时短期利益似乎也让芯片业一窝蜂做出投资回报明显错置的举动。太平洋两端厂商争相投入,扩产再扩产。

但不管开始投资芯片企业还是晶圆厂扩产,都依然需一段时间才能看到成果。假如投资IC设计公司,从产品定义、设计、流片、生产,基本需一年半到两年,如果不能一次流片成功,时间还会拉更长。

建设新晶圆厂更是费时费力的工程,能两年盖完成熟制程工厂、生产线调整及专业人员到位就算神速,先进制程需更久时间,意味即便今年初开始建厂扩产,至少也要2023年产线才能真正上线生产,可到了那时,芯片还缺吗?

以目前最缺的车用MCU(Micro controller Unit,微控制单元)为例,MCU价格相较2019年翻了10倍多,英飞凌、恩智浦、意法半导体等MCU生产大厂的交货周期也从8~10周延长至10~38周。

晶圆代工厂龙头台积电几乎代工全球约70% MCU芯片,自然能看清MCU市场的风吹草动,台积电表示MCU非常缺的趋势正在缓解,CEO魏哲家今年Q2财报电话会议称,台积电今年上半年同期相比提升30% MCU产量,预计全年同期相比提升60%。Q1法说会魏哲家表示,客户正遭遇横跨业界的产能短缺问题,主要由长期需求增长和短期供应链失衡共同引发。但谈论车用芯片供给时他表示,预估缺芯片将在下一季大大改善,此次芯片荒可能只会到2022年。

很明显,据台积电说法,当2023、2024年台积电在南京、美国亚利桑那等全球各地晶圆厂盖好投产时,不仅车用MCU,此次全球芯片荒很可能都过去了。

也有越来越多投资者和观察者觉察到芯片荒风向正在变化。日经新闻报导,全球九家领先芯片制造商总库存已刷新历史纪录。台积电、英特尔、三星电子、美光科技、SK 海力士、WD、德州仪器、英飞凌科技和意法半导体6月底总库存达647亿美元。

但不断增长的库存很难准确反映市场对芯片的实际需求──下游汽车制造商芯片库存计划产生变化,从过去零库存、一个月库存变成部分制造商一年库存保底。

还是DRAM芯片领域,供需已悄悄接近平衡。市场已看到,部分热门内存型号价格自7月开始就不变,甚至有研究员表示:“内存芯片供应可能会在2022年上半年超过需求,导致价格下跌。”内存芯片生产大厂三星、美光股价也在同时期下跌。

种种细微变化似乎证实摩根士丹“芯片短缺后大量需求开始回调”推论,此番情形下却依然怪事迭出。除了扩产,台积电8月25日传出全面涨价更令业界诧异。媒体报导,晶圆代工龙头台积电通知所有客户,晶圆代工费用将在第四季全面上涨,12奈米以下先进制程涨价10%,12奈米以上成熟制程涨幅达20%。

台积电既然表示芯片需求部分缓解,为何转过头就涨价? 既然认为市场的芯片需求有回升迹象,不涨价稳住客户似乎才是较好选择,且扩产有涨价的不只台积电,几乎所有晶圆代工厂都这么做。

背后显然不只“盲目乐观”这么简单。

三星最近投资者财报电话会议或许能看出端倪。三星投资者关系高级副总裁Ben Suh表示,三星代工业务将扩大平泽S5工厂产能和调整定价以让投资周期加速增长。

关键就在“未来投资周期”。

这意味晶圆代工厂轮番涨价不只台积电“为了让毛利率保持50%以上”──当芯片供需平衡时间点来到而扩产能未完成,如何在萎靡的市场保证充足现金流支撑企业渡过下行期?

全球芯片荒还未完全结束时齐涨价自然是不错办法。丰年多存粮,客户来买单。

也就是说,这些看似“忘掉”周期的背后,并不是认为有逆转周期的能力,反而是芯片厂试图利用周期的野心,以及和芯片业资本的共谋。

市场眼看变差的时候逆周期投资,自身有巨大生产能力、资金能力的前提下继续建厂加价格战,让不具竞争力的对手退出市场,这些操作并不新鲜。1990年代,三星就凭这手使日本及欧美DRAM厂商节节败退,直接退出竞争。

抓住周期尾巴的一切机会收割,为之后战争补充弹药,这类故事看起来又上演了。不过对资金链庞大又微妙的芯片厂来说,与周期博弈,永远是危险的游戏,玩不好就会重伤自己。

(本文由 品玩 授权转载;首图来源:Unsplash)

2021-09-25 20:01:00

标签:   资讯头条 kotoo科技资讯 kotoo科技 kotoo科技资讯头条 科技资讯头条 KOTOO商业产经 新闻网 科技新闻网 科技新闻 Kotoo科技新闻网 Kotoo Kotoo科技新闻网 科技新闻 科技新闻网 新闻网 KOTOO商业产经 科技资讯头条 kotoo科技资讯头条 kotoo科技资讯 资讯头条 Kotoo Kotoo科技新闻网 科技新闻 科技新闻网 新闻网 KOTOO商业产经 科技资讯头条 kotoo科技资讯头条 kotoo科技资讯 资讯头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