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烟打着多种口味、香烟替代品横空出世,近几年来颇受年轻族群青睐,青少年电子烟使用率也不断攀升,根据卫福部国民健康署的吸烟行为调查结果,发现 18 岁以上国人电子烟使用率从 2018 年 0.6% 增加至 2020 年 1.7%,升高近 3 倍,集中年轻男女。不过这也带来隐忧,最新研究显示,电子烟弹溶液与气胶中,发现近 2,000 种未知化学物质。
电子烟也称电子雾化器,由电子烟具与烟弹构成,主要以电能驱动雾化器,加热烟弹的电子溶液(烟油)成烟雾,因不会产生无焦油及一氧化碳,部分医学界人士认为是有潜力的尼古丁替代品。
烟弹可能是电子烟受争议的原因之一,烟弹成分复杂,多由丙二醇、甘油、尼古丁、水、香精和防腐剂组成,并推出多种口味吸引大众购买,不同制造商的烟弹成分也不一样 ,不过要注意,若混有尼古丁将违反《药事法》,暗藏安非他命及大麻等毒品的自然是依《毒品危害防制条例》处理。
最近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霍普金斯)深入研究烟弹溶液与气胶成分,首次透过液相层析(liquid chromatography)与高解析质谱法(mass spectrometry)对所有潜在化合物分析非特定目标物。
测试对象是 Mi-Salt、Vuse、Juul 和 Blu 四家知名品牌的烟草口味烟弹,以及罐状、换弹式、一次性等四种常见电子烟具产生的气胶,研究指出,发现大量未知、一些已知且有害的化合物。
研究验出近 2,000 种化合物,大部分“身份不明”,能辨识的化学物质中,也检测到六种可能有害的化合物,包括两种可能与呼吸道刺激有关的调味剂、三种工业化学品、一种杀虫剂,以及不寻常的咖啡因。
若是咖啡或巧克力等口味烟弹,含咖啡因很正常,偏偏团队测试的是烟草口味,出现咖啡因就有点耐人寻味。论文第一作者兼任公共卫生学院博士后 Mina Tehrani 指出,“这可能会给使用者带来额外、未预料的刺激,我们想知道厂商是否为有意添加。”
研究另一项意外发现是气胶检测到冷凝类烃化合物,这些化合物通常只有在燃烧过程才会产生,但电子烟不经燃烧,是直接雾化溶液。
通讯作者兼环境健康与工程系助理教授 Carsten Prasse 表示,虽然现有研究指出,电子烟污染物确实比香烟少,问题是电子烟气胶含其他完全未表征的化学物质,可能有许多尚未得知的健康风险,当愈来愈多年轻人使用电子烟,得需要知道他们接触到什么东西。
霍普金斯并非第一个研究电子烟溶液的团队,先前澳洲利用气相色谱法与质谱法分析 65 种电子烟液体的化学成分,也发现每个样品至少含一种潜在有害的化学物质,包括甲醛、桂皮醛,也有在宣称不含尼古丁的烟弹发现尼古丁的痕迹。
团队认为,这项研究证实对电子烟的化学物质所知甚少,虽然研究并没有比较电子烟与吸烟的危害,但也不应把电子烟当成香烟的“健康”替代品。另依照药事法,电子烟产品也不得宣称具“帮助戒烟”、“减少烟瘾”或“减轻戒断症状效果”等医疗效能词句,即使不含尼古丁成分,也违反药事法有关广告规定。
- Nearly 2,000 unknown chemicals found in vape liquids and e-cig aerosols
- JOHNS HOPKINS RESEARCHERS FIND THOUSANDS OF UNKNOWN CHEMICALS IN ELECTRONIC CIGARETTES
(首图来源:pixabay)